当前位置:首页 > 周记 > 小学 > 【精品】观察日记6篇
发布时间:2020-03-28
点击量:26777
8月6日
秋天来了,我的大蒜苗已经有一尺多高了,说到种大蒜的经历,还得从暑假说起。
那天,我写完作业,在楼上睡懒觉。这时,奶奶叫我下楼,原来她要去种大蒜,让我陪她一起去。
奶奶给了我几个大蒜头,说:“杨杨,走,陪奶奶一起去地里种大蒜吧,你不是最喜欢吃大蒜炒肉丝吗?”种大蒜?好啊,这个我感兴趣。
这些大蒜头扁扁的,圆圆的,外面包着一层白白的膜,拨开来,是一些大蒜瓣,白白胖胖的挤在一起。奶奶说,种之前要先拨开那层外膜。
来到地里,我拿来了铲子,开始挖坑,挖好坑,我把大蒜瓣埋下去,再拎起铲子把土填好,最后给它浇上水。我默默地祈祷,大蒜宝宝啊,你可要快快长大!
8月6日
这天迎来了喜事,我的心情也很舒畅,为什么呢?偷偷地告诉你吧!我的大蒜发芽了,那个芽嫩嫩的,绿绿的,像个初生的婴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我给它浇浇水,心里美滋滋的。
8月7日
今天,我用尺子量了量,怎么没长大呢,一毫米也好啊!我的心情一落千丈,郁闷极了,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说:“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孩子也是慢慢才能长大的,大蒜长大哪有那么快啊!”
8月11日
今天,我的大蒜苗看上去长大了很多,大约长高了二厘米,我满脸的乌云才渐渐转睛。奶奶说:“大蒜全身都是宝,蒜头是炒菜时的作料,多吃大蒜,对身体很有好处,可以杀菌,消炎,还能预防癌症呢!再过一段时间,蒜苗长高了,就可以炒蒜苗肉丝了。想起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我的口水不由得流下来。
如今,我的蒜苗越长越高了,风一吹,它们就摇头晃脑的。那个水灵,那个娇嫩,真是喜人啊!
10月9日 星期二 晴
两天又过去了,蒜苗变得更长了,它已经有20公分了。
我走进房间的时候,一股刺鼻的味道向我扑来。我走到房间的课桌旁,发现大蒜有了新的变化,而且那股刺鼻的味道就是从大蒜这里发出来的。
在每片蒜瓣的第一片叶子头上长出了一个小洞,洞里又钻出了一片新的叶子。有些大的蒜瓣还长出了更多的叶子。
那些叶子的颜色也变了,原先淡黄色的叶子变成了草绿色,有的已经从草绿色变成了深绿色。
妈妈摘了一些蒜苗用来做菜。妈妈做了一道蒜苗炒肉。一阵香味从厨房传来,我连忙跑到厨房,看到绿油油的蒜苗与鲜红的肉炒在一起,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蒜苗,嗯!美味极了。
蒜苗真是香啊!
前几天,我观察了一群会团结合作的小昆虫——蚂蚁。这种昆虫,头上长着长长的触角,用来传递信息,屁股大大的,身子矫小,别看他们体型矫小,但他们可会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
一次,我蹲在后院的墙角里,一个人很无聊,忽然,我看见墙边上有个小小的蚂蚁洞,他们赈灾运食物,我的好奇心涌了上来,当他们运完的时候,我又偷偷放了些面包在地上,首先,是一只蚂蚁跑过来,它在面包旁转了几圈,头上的触角动了动,又急急忙忙跑回洞里,我心想:“咦!为什么蚂蚁不吃?”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从洞里走出一大群蚂蚁,他们簇拥在面包旁,一起抬起面包,运回洞里,这正使我解开了谜团,它们是想叫同伴一起来分享,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独吞,也是叫同伴们一起来搬运,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嘛!”
它们也有保卫家园的意识。一次,一只不速之客——一个跟它们不同类的红蚂蚁,闯入了它们的家园,当他们发现有坏蛋入侵时,他们叫上同伴,一起战胜了那只不速之客。
虽然蚂蚁是种体型矫小的昆虫,但是它们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家养了一株薄荷叶,又名金不涣。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以提练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这就是薄荷叶地简介。我家的薄荷叶很香,这个植物以前只是像有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很小,我拿了一个装满土的瓶子,挖开土,将种子放进去,再填埋起来,每天浇点水经过十几、二十天,你便能看见有个小叶茎正在土的表层,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欣喜若狂,更加精心伺候,这一小株的薄荷叶,又过了几天,便可以看见有两片小叶子,仔细一闻,“哎!”还真有点香,听说这种香,很容易招引老鼠这么香的东西,老鼠肯定会闻到,为了防止我的薄荷叶被老鼠吃掉,到了晚上,我就拿个小罩子,把它给罩住,薄荷叶一天天的.长大,现在以经有香菜的叶子那么大了,走进它,还有一阵清香向你扑来,使你提起精神。
我很喜欢这种植物。在我去年的时候,我也养过,但是由于我的好奇心,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在去年,我从家乡拿了几粒薄荷种子,当我在埋好种子的15天后,我见没有动静,于是想刨开土看看,当我拿铲子的时候,往下刨,刚好,那粒种子就在铲子正下方的土里,我一下手,完了,我把植物给一不小心的铲死了,其于几个,我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哎!”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我当时特别气我自己没耐心,而且也非常失望。
今年,我又想种了,我不是拿很多,而是拿一粒,我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长起来,没想到这次竟然存活了,我非常高兴,因此我每天都非常精心的保护它。在太阳猛烈的情况下,我把它放到阴凉处,以免被晒干;在下雨天,我把它放到室内,以免被打湿。它之所以叫金不涣呢,是因为这是家乡当地的俗语。这就是我家的薄荷叶。
十月二日星期六天气阴
今天,我到楼下买了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兔穿着一身洁白无暇的绒衣裳,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雪白的小尾巴远看像一个大绒球,所以我给小兔取名为“小雪”。
小雪一到我家,好奇心就压不住了。长长的耳朵总是竖着,有时还灵活地转动几下,像是在四面八方搜索情报。一双亮晶晶的红宝石眼晴滴溜溜地转着,好像在熟悉一个新的环境。最令人注目的就是那小巧玲珑的三瓣嘴,始终带着一丝微笑。小雪真是可爱极了!
十月三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把小雪的毛梳理得整整齐齐,然后把红色的丝绸蝴蝶结扎在它头上。瞧,小丫头打扮得多漂亮啊!因为我要带着小雪去奶奶家做客。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抱上车,坐在我旁边,只见它东瞧瞧,西望望,还仰着头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要带我去哪里呀?”一路上,小雪紧张地左顾右盼,竖着两只长耳朵窥探四周的动静。过了好久,它才把耳朵温顺地贴在背上,闭上眼晴,缩成一个雪白的大绒球,便在这舒适的大摇篮里安然入睡了。
一到奶奶家,我就打开笼门。小雪先在门口瞧了瞧,不一会儿,它就冲出家门,蹦蹦跳跳地直冲草地。原来小家伙早己闻到了小草的阵阵清香,馋得直流口水。小雪吃草也十分可爱,它先用小鼻子嗅一嗅,伸出小舌头舔一舔,然后一把咬住小草嚼个不停。上下嚼动时嘴角的八字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戏曲中的净角。吃饱后它还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欢快地跳跃,玩累了就蹲下身子,眼晴半开半闭,像是闭目养神。最后,它干脆躺在软绵绵的绿毯上,沐浴着阳光,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它的快乐。
十月四日星期一天气晴
早晨,我轻手轻脚地起了床,那时小雪还在呼呼大睡。只见它眼晴紧闭,四条腿全都藏在肚子底下,耳朵紧贴着背,头微微朝下,半蹲着,活像一个大奶包。
这小家伙的耳朵还挺灵的,见我走来,立即竖起两只长耳朵,稍稍摆动几下,然后扒开前腿,把小脑袋放进去,用爪子一下一下蹭,把毛梳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梳理完毕后,便睁开那双小眼晴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饿啦!”于是,我给它放了一杯水,只见它一点动静也没有,然后我把草递到它嘴边,只见它抬起头,用小鼻子闻了闻,张开嘴便把嫩草拖了进去。这时我看到它那洁白如玉的大门牙在上下嚼动,还吃得津津有味,吃好后就用那粉红的小舌头舔舔鲜红的嘴唇,装出一副还要吃的样子,真是令人发笑。
我拿来妈妈做菜的胡萝卜,放在笼子边上。只见小雪如获至宝,立刻死死地咬住胡萝卜,硬是把胡萝卜拉进去吃。瞧那狼狈的模样,像是饿了三天三夜,一边吃一边不时地发出“嘎吱嘎吱”的脆响。别看它嘴小,可吃起东西来又快又多,不到两分钟就把一个胡萝卜吃得空空如也。吃完后,我用手抚摸着小雪的头,而它总是用舌头舔舔我的手,好像是在默默地表示感谢。
多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的小宝贝啊!我爱你!
第一天:我们找来一个大蒜,一瓣瓣地分开,种在盆子里面。
第二天:大蒜没有多大变化。
第三天:我看见一棵大蒜发芽了,像一个嫩黄色的脑袋钻出了土地,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了!
第四天:又有了两个小脑袋瓜钻出了地面,最先长出的那棵小芽已经有1.5厘米了。看着那三棵健壮的蒜芽儿,我高兴极了,他们好像都成了好朋友。今天,我还给他们三个小兄弟浇了一次水。
第五天:昨天浇了一次水,原来的三兄弟又和另外新长出的三个兄弟成了好朋友,三兄弟加上三兄弟,现在有六兄弟了。
第六天:小芽儿们奋力向上钻,终于全部都钻出了地面,有一些已经穿上了绿色的外套,可漂亮了。
第七天:最先长出来的那株蒜苗足足有7.5厘米了!他的名字可非常帅得哟,叫“老大”。
第八天:真糟糕,原来位居第二位的“飞快”追上来了!第一名的“老大”垂头丧气,无奈的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了“飞快”,它们都穿上了绿色的外套。
第九天:赛跑比赛还在继续,这个骄傲的“飞快”又被“老大”赶上了!那株最细小的蒜苗名字叫“小弟”。这个绿油油的花盆最为奋力的就是一株名叫“分瓣小鬼头”的蒜苗了,因为它的蒜叶向四处散开。
第十天:我给老大、小弟、飞快、分瓣小鬼头这几个兄弟拍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我还观察到,它们是从泥土表面4至5厘米的地方开始分叉,长出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叶子是细细长长扁扁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
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蒜只会长高不会长粗,这是为什么呢?
爸爸给我烧了一盘放有我自己种的大蒜的鱼,这味道可鲜了。
【【精品】观察日记6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精品】观察日记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399 元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