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 发布时间:2021-04-30

  • 点击量:1

  韩春旭:一个固执的呼喊者

  “精神”是人性深处本质的,也是永恒的需要.

  徐春萍:这不是一部“浅阅读”的书,虽然它是一本散文集,但里面所收的文章与风花雪月无关,而是或多或少都带有哲学思辨色彩,可以说有些篇什读后令人陷入痛苦的思索。有一阶段,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大多强调私人话语,风格晦涩、琐碎。而你的《我的精神》,关心的对象可以说全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话题。在今天这样一个谈时尚、谈小资、以各种各样的物质成就为荣的时代,这本书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因为它要谈精神、谈精神的成长、困惑、对话,谈人类的命运,谈,谈德行,谈爱心。你觉得今天讨论这些话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韩春旭:的确,当我将这本散文集起名《我的精神》时,自己也笑了,我在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与我有缘的人,拿起这本书,多少也会认为此人在玩深刻。”

  其实,我丝毫没有一点意炫耀自己多么的高尚和不平凡。应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条向上延伸的精神曲线: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什么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问题绝不仅仅只有哲学家才能发问。或者你已吃饱穿暖有着舒适的住房、奢华的汽车,或者你还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睡觉的窝,但这生命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曲线,总会伴着肉体的滋养而诞生。印度五千年前最古老的经典《博伽梵歌》中讲过这样:只有一个人心中有意识要询问这类问题时,他才算是人。”

  应该说我们的现实生活都依附在这条曲线上,并不知不觉地使它强大,只是人与人的点不同,人与人延伸到哪里的不同。

  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十岁的孩子,在游戏厅里玩着通宵的游戏,不吃不喝,而后趴在那里孤单睡去的报道,我的眼泪禁不住湿了。现在的孩子们,从小泡在电视、电脑里;从小在歌星、影星的欢呼雀跃里,而后就是沉重的书包、沉重的分数、沉重的学位,孩子们似乎对“精神”二字,感到特别的遥远,或者就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宣言。而我们现代生活的大人们,或是为了孩子,让他们在国内有更好的学校上,而后到国外又有更好的学校上,而后再有更好的工作去做,或是为了自己,有更好的房子住,更好的汽车开,有更好的情人、爱人,都在拼命地奔波着。

  如果说人类曾经有过崇尚理性、敬畏精神的世纪,眼下人们似乎很难再去相信肉眼看不见的虚幻的精神,甚至拒绝认为精神的存在。其实,“精神”恰恰是人性最本质的所在,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也就是“灵”在这里。

  敬重看起来是满足肉体的,比如:吃、穿、性爱,这是正常的需要。但上帝赐给你这肉体,赐给你这些欲望,是让你在这种欲望中学会选择更高的存在状态,更高的存在经验。

  你在吃、穿、性爱,、权利的享受中,是否更加经验和选择了善良、同情、慈悲、了解、平衡、宽容和爱,而不是贪婪、自私、憎恨、愤怒、奢速。

  在今天,当人们能够在吃喝、性爱之时,渐渐地学会感受、寻觅、成长着精神,穿衣吃饭、娶妻生子、世俗世外自会有大乐,而这种乐是生命深处真正的需要。你最终会收获到“至小无内”、“至大无外”,通向无限光明、安宁、喜乐、爱和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己之中,似乎与天地流行的一种生命永恒的存在中。

  我想说,这是人性深处真正的、本质的,也是永恒的需要,是伴随人类永远的话题。

  可怕的是内在的精神的丧失

  徐春萍:许多学者谈哲学、谈思想、谈精神,常常囿于知识界学术界,而你的思索是可以与许许多多普通人共享的。你的文章有布道、启蒙的意味,但你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本书的语言很有激情和气势,颇有感染力。从一个作家的角度,你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民族的文化建设、精神生活主要少了什么?

  韩春旭:不论在创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的确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尤其我的笑声,许许多多的人都说“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有感染力。尽管我已经四十多岁,许多朋友都说我是“阳光女孩”。

  在散文《我的灵魂生活》中,我这样写道:我感觉我的生命是那样的辉煌而富丽,我感觉自己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奔放的爱的能量。我可以向天空、向大地、向周围的一切张开双臂,而后一种无穷无尽的欢乐就能与我对流。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互相涌动,互相喷涌。

  我就像一个容光的贵妇。我将生命全部耀眼的财富携带而来。

  我这种面对自己而荡漾着的生命的醉意,的确是因为我精神上有着一种长年的坚守,是无限的精神滋养着我的身,也滋养着我的心。

  随着我精神不断地成长,我越加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说来,我多年都是在西方哲学思想的邀游中,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叙本华、、萨特……等等大师的长期的对话,近几年才开始捧读老子、庄子,甚至《周易》,在阅读与思考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东方圣贤智慧的精神和博大。

  我认为,西方人总是在奔跑中思考。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思考、追寻、困惑、挣扎、拼搏,而代表东方的中国人总像一尊卧佛,卧在一座高山顶上的石头上静观着一切。周围一事一物,万难万事,千变万变,但他们早已通晓变化万象中的那个永恒存在的“不变”,静观在那里,玩索而有得。

  我想说,是中国的圣贤,中国的古老的智慧,使我懂得人生最应该懂得的,也是最简单的人生道理:人其实也同植物、草木、动物一样,都是天地交合之物。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感恩,感恩天地之养育。天底下哪有什么真正的“自我”,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阳光,你一分钟也活不下去。就是有空气、有水、有阳光,没有山、没有树木,没有好人、坏人,聪明的、蠢笨的人,你仍是无法活下去。我懂得了一切存在都相互依赖共存共生。我懂得了一生要感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能我的理解还非常浮浅)尤此,我更加热爱我们中国古老的城市,方正中体现的是“中和”,中国古老智慧的精髓。我喜欢我们中国绘画、书法、音乐、陶瓷、园林艺术、捏泥人、剪纸许许多多的民间手工艺术,在我看来,这一切的存在都是殊途同归,释译着中国古老而最高的智慧,释译着中国人追求的人生和平的真正境界。

  而在今天,对于我们中国,对于我们民族自身来说,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知道“坚守”,“坚守”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是多么的重要。

  物质文明不如人的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超越物质文明时,内在的一种精神也丧失了。“洗澡水和婴儿一并倒掉。”

  看着我们的城市,古老建筑,古老的胡同大片消失,看着我们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已失去传人,我的心里总是焦灼地面对着自己讲着一句话;人类一样的那一天,也就是人类毁灭的那一天。

  大自然早已告知给我们了这一生存最简单的真理。

  我愿做一个最真诚最固执的呼喊者。”

  徐春萍:有评论家称,你的散文倡导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想。这种说法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韩春旭:我想,不少的评论家称我的散文为新人文主义散文,这种相法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如果说,人类早期的人文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张扬人的价值和人性的解放,那么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我们的科技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有了多大的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仍是一个话题,也就是在古希腊戴尔菲城神庙碑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人类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人类为了追求更多的幸福而最终丧失了包括人自身的一切。

  评论家秦晋先生对我的新人文散文的涵义概括为三点: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反对由《圣经》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人类中心说”,我认为把人置于“主宰万物”的地位,是人最大的魔幻,从而失去了人应该遵循的本份,失去了与万物平等相处,和谐共生的前提。我在散文中,多次写道: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地球,入仅仅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的秩序只有融合到地球秩序中去,人才能生存下去。

  第二,精神与肉体的和谐。我一直认为精神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中更深层的生命,是生命中最本质的能量。肉体仅仅是精神的载体。我在散文中写道:“人类的肉体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它饱含着精神;人类的精神所以区别于上帝,是因为它植根于肉体。”人类的今天,如果还无节制地贪求物质享受,理性精神不断丧失,灵与肉二者分离,人类同样会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第三,进步与代价的和谐。人类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达到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在散文中写道:“贫困的邪恶”和“黄金的邪恶”同样能够致一个民族于死地。但是代价不是无条件无限度无原则的。无知就可以无畏的话,比如灭除其他物种,耗竭地球资源为代价,还有比人捣毁自己生存条件更荒诞的事情吗?!

  秦晋先生在评论中这样说道:韩春旭的全部鼓作都在呼唤一种“平衡”:地球生态的平衡,人类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历史的平衡,她是平衡理论的倡导者。平衡论这一古典哲学,被韩春旭演化为一种现代思维,现实思维,积极思维,思维。

  我想,这大致就是新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涵义。

  呼唤,这是一个作家所仅能做到的,作家凸凹先生说:“韩春旭是一个最真诚最固执的呼喊者。”

  我对思想的兴趣远大于对知识的兴趣

  徐春萍:有思辨色彩的()女作家不多。从文学到哲学,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的精神生活”?

  韩春旭:许多人都说我的作品区别于女作家,甚至还有人讲:我的哲理和思辨已超越许多的男作家。

  从我的天性来讲,对于思想怀有的兴趣,远大于对于知识的兴趣。从文学到哲学,或者说从哲学到文学伴随了我20多年。这多年坚守的精神生活身单纯而平静的,除了干好我一直都很喜欢的编辑工作以外,多年就是读自己想读的书,思想自己想感受的人和事物,而后坚持长年的每日独自散步,而后有些闲钱就去国内或国外感受自然、历史、文化和宗教,而后闲暇再和一些不同类型的好友闲聊,搓麻,打打球,而后再去写一些自己的确感觉可写的文章。

  还有不能缺少的,每天听音乐。

  在我看来,人生除了吃饭、穿衣,“有了快感你就喊”之外,其实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人需要学会走出去,还要走回来;需要学会无中生有,还要有中还无;需要学会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更高点的简单;还要学会极高智慧的“中和”。

  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成为一个智者。

  

  韩春旭:韩春旭散文集序

  韩春旭的散文,使我由来已久的一种感觉忽然间更加清晰:尤其今天,要经常听听女人的声音,因为,这个世界被男性的思考和命令弄得很有些颠三倒四不知所归了。

  我从小到大总相信真理在女人一边。不是认为,是相信。这信心;可能是因为母亲,也可能是因为爱情。无论因为母亲还是因为爱情,总归都是因为艺术。女人的心绪、情怀、和魂牵梦萦的眺望,本身就是艺术之所在。譬如,一个孩子落生时,一个疲惫的男人回家时,这时候,艺术的来路和归途尤其见得清楚。

  我想,这不是以男人为坐标来看艺术,这是在雄心勃勃的人类忽然坠入迷茫的图景中发现了艺术。

  因而与女人相反的,倒也不是男人,我说的是男性,是勃勃雄心之中对自然和家园的淡忘。我有时想起贾宝玉,很赞成他的悲哀,即对女人也会男性化的悲哀,其实呢,那是实际功利驱逐了美丽时的悲哀,是呆板的规则湮灭痴心狂想时的悲哀。

  真正的女人说什么?她说:“我是一个爱慕男人的女人。”她说:“我甘愿将灵魂和肉体全部奉献给他,让他在极乐中迷醉。”她说:“但我又是那么恨他们,恨他们有那么多的东西让他们活下去……他们爱你,只是希望你活在他们的中,但他们从不希望为你而浪费自己的生命。”我想,这不是男人女人的问题,这是爱的问题,爱不是某一时空里的狂热事件,她说爱“应该伴随生命的每时每刻”。

  真正的女人在想什么?她想“寻找家园”。她“梦想了那么久,本以为那永远是一种空幻。”她说:“使我读到自然灵魂的,你想象不到,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境是茫茫戈壁滩上实在不起眼的骆驼草。”“夕阳将自己的旖恋缭绕在四面瀚海的戈壁滩上……那是互相缠绵产生的一种奇妙的蓝色暮霭,十分甘愿而一致地将这种情色,投射在生硬的盐碱地和崖壁上……”我想,这不单是爱的问题,她说这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这是不屈的生命必要皈依的美的彼岸。

  母亲,对儿子说什么?她说:“你去吧,去干燥的原野上跑,让你稚嫩的脚体验沙砾的灼热;去太阳照射的岩石边,体验岩石反射过来的闷人的热气;去疯狂的大海,体验那庄严的浪峰和呼啸。”她说:“去吧去吧!将来你会有,会有痛苦,会有孤独,你会面带微笑地把这一切都看成是体验。”她说:“当我两鬓斑白时,我相信站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英俊的小伙:身材修长,肌肉结实,眼睛里饱含着喜悦和生活的光芒。你给予人的是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心底的仁慈和宽厚使你温情脉脉,智慧和坦然使你从容而潇洒,敏锐和幽默辉映着你,使你全身心都显得那么高雅。”这不仅仅是母亲的嘱咐,这是上帝的恩赏,是人类积淀千古的对生命的感悟;不仅仅是母亲对儿子的期待,是亘古至今以至永远,人类对完美的渴盼。

  那么对生死,她怎么想呢?她说:“你凝望我,我凝望你。甘美而宁静。”我不知道她这确凿是说生,还是说死。很可能,生死在她看来不过是殊途同归,或者是结伴而行,在天父和地母的怀抱里,在此岸和彼岸之间,“那是一颗冲走再冲回,起伏不倦,勇往直前,以更新的威力勃起的灵魂。”

  那冲荡之间,()宇宙必留下优美的声音,任什么也不能湮灭的声音。永远会有女人,把战场或市场上的男人拉回她们身边,指给他们听这声音。现在,此时此地,这个女人,名叫韩春旭。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九日

  

韩春旭:一个固执的呼喊者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相关标签:  韩春旭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0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