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六年级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6.盼》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1-09-27
点击量:2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6.盼》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问题切入,导入新课
1.问题切入:结合上节课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动词说明“我”非常兴奋。
(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2.导入新课: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主人公对这件新雨衣非常喜欢,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在雨天里穿上,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作业检测入手,切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举两得而又顺理成章。
二、研读课文,把握主线
1.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解读全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提问: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情,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类似的事?当时的感受如何?
提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后面一系列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举什么事例,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2)引导:从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了,而此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浸湿了,充分说明了“我”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兴奋)
(3)练习:请大家用“直到……才……”说一句话。(通过造句,熟悉“直到……才……”这一句式。)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
(1)课文中一开始就提到“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在这里,作者用“可是”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板书:盼望)
(2)于是“我”每天放学就有了什么想法?(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空长了云彩才能下雨,“我”才有机会穿上雨衣。)
学习第4~15自然段,体会“我”想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提示:可以由老师来演妈妈,两个学生演主人公蕾蕾,一个读对话,另一个读旁白。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揣摩角色心理,注意朗读语气的变化。
(2)提问:这一部分有没有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有的话请画出来。
预设:“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3)讨论: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雨点儿打在头上,就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4)课堂讨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表达了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嘟囔”一词的含义入手,结合前后语境理解主人公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而妈妈没有注意到外面下雨的情况,不让他出门时他内心的急迫。(适时板书:急迫)
学习第16、17自然段,感受“我”内心的美好憧憬。
(1)课堂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第16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很容易找到反映主人公心情的词语——担心。(板书:担心)
(2)讨论: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提示:“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3)学生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和文章的主人公一同感受雨后街景的美丽,体会文章的主人公内心的美好憧憬。
第三部分(第18~21自然段):
(1)课堂提问:快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
只要学生结合前后语境,能从主人公的心情分析就行。
(2)导学:从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适时板书:喜悦)
(3)写作指导: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于是“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学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概括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1)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每一部分主人公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兴奋;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盼望、急迫、担心;
第三部分:第18~21自然段——喜悦。
(学生发言不必要求简洁准确,只要能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即可,如果个别地方表达不准,教师再做引导,不用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板书内容)
(2)升华主题:从全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主人公从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到盼望下雨的急迫,再到不能到雨中玩耍的失意和担心,直到最终如愿以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愿望支撑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有希望,就会有快乐)
设计意图:从分析每层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感情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升华文章的主题。而借鉴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设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画出课文中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阅读《盼》原文,说说当“我”终于穿上雨衣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描写的巨大作用和增加课外阅读量,体会原著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于本文属于记叙文,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所以教学中首先从故事情节入手,先理清围绕“盼”字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主人公的心理世界。
2.沿袭从文章结构到内容再到感情主线的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握不同事件中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从而最终体会“盼”这一题眼的含义,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引申,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3.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阅读原文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原文,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尤其是情感层面有深层次的提高。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6.盼》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300 元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