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八年级 >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3-08
点击量:4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勃朗峰》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选文均为“游记”,分别选取中外游记名篇。《壶口瀑布》写作者游黄河壶口瀑布的经历,《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写作者游长江源头的经历,《一滴水经过丽江》则写作者游丽江的经历,而《登勃朗峰》作为唯一入选的外国作品,则写马克·吐温游欧洲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的经历。而四篇课文有紧扣本单元写作训练指导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游记,让学生来体悟游记散文的写法。
《登勃朗峰》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前半部分写上山经历,重在写景,作者以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后半部分写作者下山经历,重在写人,作者以小说笔法,重点刻画了“车夫之王”这一形象。从文中可以看出,整个旅途,作者心情愉快。徒步上山,没有那些乘车骑骡人的酷晒之苦,沿途的奇山美景纷至沓来,嶙峋怪石,变幻光影,引发作者对绚烂美丽存在之短暂的感慨;下山旅途,因为“车夫之王”技术娴熟,幽默风趣,旅途虽惊险刺激,却能如愿到达,旅途快乐圆满。
本篇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写游览之景,还写所遇奇人,写景绘人相映成趣。文章有写景的精彩,写人的妙笔,有生发的感慨,有幽默的语言,文质兼美。本文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模仿写作的例子,可以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笔法,学写游记。
【学情分析】
学生对“勃朗峰”缺乏了解,对文章所提到的地名陌生,在梳理作者游踪时可能缺乏方位感。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对作者观景时所引发的的感慨,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合作讨论。本篇写景写人平分秋色,不同于其他游记类散文,这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也给学生后面的单元写作训练提供了一个范例,便于学生模仿。
通过前面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应对游记散文的特点,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自读本篇时,重在阅读实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角度,学习写景方法,赏析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游踪。
2.朗读课文,把握写景角度,学习写景方法,把握作者情感。
3.朗读品析,揣摩并品味优美语言,欣赏并积累精彩语句。
4.学以致用,学习本文写法,学写游记片段。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游踪,欣赏写景笔法;品味精彩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写景方法,把握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点拨法、朗读品析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勃朗峰(意为白色之山),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山峰海拔4810.45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被称为“欧洲屋脊”的勃朗峰作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点,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前来观赏,还有数以千计的登山者慕名而来挑战它。
这节课,我们跟随马克·吐温,作一次“勃朗峰”神游之旅。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让学生对勃朗峰有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赏析做铺垫。)
二、寻游踪,赏美景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方法提示:在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
马蒂尼——黑首道上——勃朗峰——阿冉提村——沙蒙尼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分为上山和下山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在写景,第二部分重在写人。
(目的:明确游踪,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检验学生对游记特点的把握。)
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6),思考:一路上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注意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
明确:
马蒂尼:交代出发地点,重点写天气灼热难当。
黑首道上:秀色美景。俯瞰峡谷,环顾崖壁,瀑布倾泻。(概览印象,简笔勾勒)
勃朗峰:白雪穹顶,巍峨壮观。(概写一笔,概貌、山色;由远及近)
周围山峰,奇形怪状。(详写一笔,山形)
高地遥望,色彩变幻。(详写一笔,色彩)
总结:作者移步换景,概写沿途风景,重点描写勃朗峰所见之景。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目的:明确游记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培养学生细读文章,概括主要特征的能力。)
3.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赏析美句)
提示:可以从词语、修辞、写景角度、写景顺序等多角度赏析。
示例:“有的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运用比喻,将山峰比喻为美女的纤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峰尖峭的外形特征。
第五段,作者用神采之笔勾勒出云的色彩,云的形态,云的气质,展现出一幅构图巧妙而又变幻莫测的风云画卷,气势磅礴,令人陶醉。
学生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目的:训练学生多角度赏析的能力。)
4.思考讨论:勃朗峰的奇幻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作者有峰巅变幻的色彩联想到肥皂泡,感悟到美丽都是转瞬即逝的,正因如此,美丽才显得稀有而珍贵。
(目的:体会游记散文由景生情的特点,理解作者生发的人生感慨。)
三、品人物,悟情感
1.下山后,在赶往沙蒙尼途中,作者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巧遇“车夫之王”。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马车夫?
请用“从我读出了一个的马车夫。”的句式说话。
示例:从他的语言“我是车夫之王啊”,我读出了一个自信十足的马车夫。
从他的神态“镇定而善良”“神情威严”“面不改色,和颜悦色”,我读出了一个镇定自若,温和善良的马车夫。
……
(目的:训练学生抓住人物描写欣赏人物形象,在描写中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
2.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一路有山中奇景,有奇人奇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从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可以看出作者的喜悦和庆幸。
从作者的写景中,可看出作者陶醉美景,饱览美景的喜悦满足。
从“车王果然信守诺言”“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可已看出作者的对结局的满意和喜悦。
全文贯穿这作者的喜悦之情。有兴致盎然的游览之喜,有惊险刺激的回程之喜,有巧遇奇人的幽默快乐。
(目的: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四、做总结,谈收获
学完本文,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收获。可以从阅读、写作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示例:学完本文,我学会了游记的写法,要交代清游踪,细致地描写沿途景物,并能生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知道了写游记不仅可以写沿途的风景,还可以写旅途有趣的人和事。
……
(目的:让学生学会总结,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二选一)
1.学习本文写景方法,对某处景物进行定点观察,选择你曾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选择一处风景,细致观察,选好立足点和观察点,有序地描写;描写风景是要加入一些个人感受或独特体验。
2.记一次旅游的经历。不仅可以写自然风光,还可以写旅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5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本课篇幅较长,一定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才能在1课时内完成既定目标。因为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在学习之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1.给课后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词义;2. 赏析文中的写景句至少3处;3. 初步思考,回答旁边的问题;4. 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在学习本文中,学生对安冉提村的方位不明,所以在找作者游踪时,误将“勃朗峰”认为是“阿冉提村”。对本文的结构思路,学生把握准确。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察点和写景角度,并深入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对写人部分,学生能结合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特征,体会到人物风趣幽默的特点。
用一课时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因本文是一篇游记,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模仿课文,找好立足点观察景物,有层次地写好景物。通过写景引发人生感悟的训练,这也是学生学以致用中的一处难点。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300 元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