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2课:师说教案统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文学主张,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实虛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疏通文意。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尊师重道”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魏晋时期到唐朝中期,却兴起了“耻学于师”的社会风尚。面对这样的时代问题,韩愈站了出来,以笔墨来讨伐这个时代的错误。让我们一起走近《师说》。

  二、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囯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三、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四、题目解读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③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隹,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六、全文分析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士大夫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3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蠕“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在文中,作者认为“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就需要“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3、怎样理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提示: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是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老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串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对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一句有什么特点?

  提示:本句运用了一种古代修辞手法——合叙。按相承关系此句应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其意实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这种句式一般称之为“双提分承”(合叙)。这种句子显示出书面语言精加工的特色,有一种严谨精致的美。

  5、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

  提示:韩愈所说的师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6、《师说》在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进步的思想,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提示:进步性: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职能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局限性:作者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所论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士大夫之族”本就应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高明,这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他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习其句读”,也是片面的。

  7、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是否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提示: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古代虽提倡尊师重道,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中,老师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到了唐代,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力。现代社会,教育有了空前发展,我们更要“不耻相师”,因此这篇文章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也赞扬了劳动者乐于从师的风尚。

  八、写作特点

  1、多种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作者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荒谬可笑。再如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名言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有力的榜样支持,更增强了作者观点的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叙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2、对偶和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对偶句式上。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今之……”等句子,句式整齐,气势磅礴,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另外,作者还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性,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士大夫之族”的神态。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这种有着丰富的语气表达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九、补充资料

  1.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2.了解“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十、总结全文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十一、小试牛刀

  1.下列各组句子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郯子之徒 句读之不知

  C.蚓无爪牙之利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师道也

  ②吾从而师之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则耻学于师

  ⑥不耻相师

  ⑦孔子师郯子

  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①③④/②⑦/⑤⑥⑧ B.①③④/⑧⑦/②⑤⑥

  C.③④/②⑥⑤/①⑦⑧ D.③④/②⑥⑦/①⑤⑧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地为自已“充电”,而时下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还解释了弟子和老师在学问方面只是领悟有先后,各有所长,如是而已。

  (4)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即“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代词,指知识和道理/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译为“那些”/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D项皆为助词,译为“的”。

  2.答案:A

  解析:①③④名词作动词;②⑦名词意动用法;⑤⑥⑧形容词意动用法。

  3.答案:D

  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4.答案:(1)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或师焉 或不焉

  (6)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2课:师说教案统编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相关标签:  语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300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