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高中 >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1课:故都的秋教案统编版
发布时间:2022-05-07
点击量:5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1课:故都的秋教案统编版
教学目标:
1.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3.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更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学生自由回答知道的写秋名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作者的情感)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3、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赴日留学,与郭沫若等组织成立“创造社”。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
4、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赞秋
第二部分(3-12):绘秋
第三部分(13-14):恋秋
5、全文分析
1.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古都”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来代替原题?
明确:
不可以。“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2.“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能不能改成“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为什么?
明确:
不能。原句节奏舒缓从容,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淡泊、悠闲的生活情趣及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是相谐调的。改后节奏紧促,与全文的情蕴相冲突。
3.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为了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加以描写?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这些景的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给每个画面拟个小标题。
明确:
第3-11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小标题:“秋院静观图”“秋枕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或者牵牛花(秋花、秋院静观)、槐花落蕊(秋槐)、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秋果)。
6、写作特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1课:故都的秋教案统编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标签:  语文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300 元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