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言文 > 美丑不分的《罗刹海市》
发布时间:2023-07-26
点击量:0
美丑不分的《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讲了一个“美少年的奇幻漂流”的故事。
“罗刹”与“海市”分别是两个地方:“罗刹”指罗刹国;“海市”是个海上奇珍异宝交易市场。
美少年男主姓马,名骥,字龙媒,是个能歌善舞、有学识的帅小伙儿,因为相貌俊俏有“俊人”的外号,听父亲的话继承家业搞“外贸”。但某次出海时遭遇飓风,被刮到了“罗刹国”。他在这个神秘的国度几乎刷新了三观。因为罗刹国里不仅审美观颠倒,以丑为美,而且还格外看重外貌,连官员职位高低都要按外貌“好坏”排序,越丑的人官做得越大。
别看“罗刹国”的国民一个赛一个的丑,却一点不耽误人家嫌马骥“丑”。美少年马骥在当地如同“妖怪”,别人见到他就跑。这使得马骥连和当地人交流的机会都没有,直到走到一个极贫穷的村子,遇到一些不是太丑的人,才和当地人搭上话。他得知了都城位置,见到了当地官员,席间还唱了首歌,得到官员赏识,被引荐给国王献艺。
但因为马骥的美男子长相,当地官员怕吓到国王,就让马骥用煤灰抹脸。结果马骥意外得到了国王赏识,还被封了官,但马骥的“丑”毕竟是假的,慢慢在官员中受到排挤,一直想辞官却没得逞。马骥就请了三个月假,带着金银珠宝回到最初的穷山村,把财宝分给当地人。
当地人十分感动,表示要去“海市”换些新鲜东西作为报答。马骥一时兴起,一同去逛了“海市”,在“海市”上又受到“东洋三世子”关注,被引荐给龙王。龙王想见识一下马骥的文才,请马骥写一篇描写海市的文章。马骥写了一篇《海市赋》,深得龙王赏识,被招为驸马,马骥“龙媒”的字号也传遍四海。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
但马骥还是希望返乡,问龙女能不能一起走。龙女表示不方便,但之后会将孩子送过去,尽到妻子的义务。之后龙女为马骥生下一儿一女,参加了婆婆的葬礼,还为女儿送了丰厚的嫁妆。马骥的“奇幻漂流”中虽有爱情,却不是主旋律,也没啥“含糖量”,因为故事的重点是言志,不是抒情。
《罗刹海市》讽刺了啥
《罗刹海市》明面上讽刺了不分美丑、颠倒黑白的罗刹国,暗地里也讽刺了男主马骥。
我们知道马骥本是罗刹们眼中的丑八怪,而罗刹国的前途由相貌决定,马骥是凭什么在罗刹国获得官职的?自然是要靠由内而外的“丑化”。
初到罗刹国时,马骥也受到严重的惊吓:“马初见其状,大惧”,但他发现当地人惧怕自己时,便开始吓唬当地居民,并通过这种欺压的方式获得他人剩下的食物。“迨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这种极不符合“儒家”子弟的作为,是马骥的初次“丑化”。
“马婆娑歌“弋阳曲”,一座无不倾倒。”结识当地退休的“执戟郎(警卫宫门的官员)”后,马骥天天和执戟郎去看歌舞伎,一直混迹风月场所,除了看,马骥还婆娑起舞,唱起俗曲“弋阳曲”……(注:“弋阳曲”是古代的“俗腔”,与“雅乐”昆曲对立,说明罗刹国“雅”“俗”也是颠倒的。)
此时的马骥已“雅”“俗”不分,再次“丑化”。经过马骥的“努力”扮丑,终于获得了在国王面前表演的宝贵机会,为了把握机会,马骥竟变本加厉地学起“罗刹舞女”的装扮,还唱些靡靡之音,获得“下大夫”的官职封赏,也达到了“丑化”的顶峰。与罗刹官员如一丘之貉,行狗苟蝇营之事,又扮舞女又唱靡靡之音的马骥,自然名扬十里花场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被其他官员排挤的马骥,辞官不成请了长假,回到初次交流的穷山村,把自己挣到的财宝分给村民后,得知了“海市”的存在,通过逛“海市”获得了去龙宫的机会。
有学者认为蒲松龄笔下的“龙宫”,是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既重视马骥的文学才华,又“提供”富贵、美人,使马骥娶得龙女,实现阶层跃迁,达成了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终极理想。
龙宫之行使马骥摆脱了之前的丑化,变回了原来的自己。
另外,龙宫还有个重要的“第三方认证”作用,侧面证明男主马骥的颜值没问题。
美丑不分的《罗刹海市》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章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应付金额: 0 元
免费复制
1、微信搜索公众号“莲山资源”,点击此处复制
2、关注“莲山资源”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
3、将得到的验证码输入下方输入框,确认即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