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习三篇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特色。
【导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找出作者的观察行踪。
(一)说明方法: (1)作比较 第1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一)复习结构导入 1第一部分 1—2 (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知识与能力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教学要点] 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导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2.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2、把握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 ★过程与方法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析。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
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使用旁批的方法,从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中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学习目标 1、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2、结合写作背景,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特点:讲求对偶,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