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史观:掌握中央集权加权、专制王权建立、宗教改革等在推动近代化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出现的原因。
1.梳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演变,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法律与教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外各国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同时使用的两个基本手段。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强制力约束社会的规则。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是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包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时空坐标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史实。
1.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晚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选官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晚清官制改革对近代文官制度的奠基作用。2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的文官制度》,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本课教材内容多,内容时间跨度大,从春秋战国开篇,下限一直延伸到21世纪初。本课主要围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主题展开,是在《中外历史纲要》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民国时期初建共和制和新中国建立共和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主题】 梳理从古代到近代西方的主要政体,并选取雅典、罗马政体作为切入点,探寻各政体的演变,分析近代西方政体对古代的学习与创新。
课 标 解 读 1.了解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进步性。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本课通过两个子目(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 (2)掌握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3)了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中第13课的内容。
1、知道古代水陆交通的成就以及主要交通工具,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在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
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格局以及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本课通过三个子目(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讲述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概况。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本课通过两个子目(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货币、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本课通过两个子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初高中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在选修课之前已经过两轮深入学习。那么,选修课的工业革命应该如何去处理?
1. 唯物史观:了解古代劳作工具的改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劳作方式的变化,知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原理。分析战国时期、清中后期生产工具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于现代科技农业及科技所知不多,但对食品有兴趣,所以本次教学重在设计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