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班固及《汉书》。 ②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③培养准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水平。
【教学素养】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
【教学素养】 1. 梳理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主旨。 2.对小说典型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 3.了解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好处,结合全文分析黄新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2.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3.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珍惜和平生活。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记念刘和珍君》是2019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6课,是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苏格拉底提问中运用的类比论证手法,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的语言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难点】 学以致用,思考“修辞立其诚”这一观点对于立身处世启发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感受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素养目标】 1.提取关键句,理解文本中的观点。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成语的含义。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学习⽬标】 1.了解理性思考的内涵及特点。 2.通过学习借鉴优秀⽂章提升理性思考的品能⼒。 3.结合写作实践,能够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
【课程标准】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1.了解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本课为第一单元第2课,人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食物生产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进步。人类产生之初,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 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促使国家应运而生。
本课为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7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
【素养目标】1.知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2.了解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展的史实;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教育教学指导依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争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内容上承《中古时期的世界》,下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